近日,两个青年“弃文从武”的消息,在军内外热议不绝,引来不少“吃瓜群众”。
两位青年甘于放弃大好前程,选择好坏暂且不论,先看看究竟是何许人也?
青年一:黄弘。本科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,取得教育学和管理学双学位,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。后又考取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,毅然放弃读博报名参军。青年二:叶浩麟。美国音乐家学院留学生,曾获华语金曲榜亚洲中文音乐前三,第一位上榜的未成年歌手。主动放弃歌星之路毅然参军。
一个“弃博从武”,一个“弃星从军”。两人选择同出一辙。背后有着怎么的相似经历和认知。
有一种感情叫爱国。黄弘、叶浩麟在学业上,算是凤毛麟角,但年青人不止于前,用“非常的牺牲和行动”化爱国之情为参军之行。爱国,是人世间最深层、最持久的情感,相信,他们的携笔从戎,一定能够点燃青年一代浓浓的爱国情、报国志。
有一种传承叫红色。黄弘的爷爷、叔叔,叶浩麟的外公、父亲,都是曾穿过军装扛过枪的人,祖孙三代参军报国,红色基因一脉赓续。战争年代,红色是革命不竭的精神动力。担负时代使命,更应追寻红色记忆,传承红色精神。
有一种青春叫圆梦。黄弘、叶浩麟从小生活在“军人世家”,对军旅生活充满向往。为了圆梦,他们选择了当兵,怕在青春中留下遗憾。
选择,意味着什么?放弃缤纷的光环,放弃艳羡的目光,放弃舒适的生活。相信,他们的青春,定是一段不甘于平凡、拼搏向上的岁月。(刘军一/文)